故宫宴 苑洪琪 顾玉亮 著

正月

贰月

荐新食材 莴苣菠菜小葱芹菜蠟鱼

叁月

荐新食材 商蒿 王瓜萎萬芸蓋

肆月

荐新食材

伍月

陆月

荐新食材 杜梨西瓜葡萄苹果

柒月

荐新食材 榛仁

捌月

荐新食材 山药栗实野鸭

玖月

荐新食材 松仁软枣蘑菇木耳

拾月

拾壹月

荐新食材 鹿肉 银鱼

拾贰月

荐新食材 墓芽绿豆芽兔蝉姐鱼

附录:宫廷饮品

我在故宫工作了44年,我所在的宫廷历史组研究的是宫廷生活 和衣食住行。故宫,泛指过去的皇宫。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诞生文明的 国家之一,有近5000年的历史。清代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它 的宴会记录比较详细,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古代美食的巅峰,也是中国 近现代美食的起点。

很多读者都非常关注清代宫廷的饮食,民间也有很多传闻,比如 皇帝是不是每顿饭都吃108道菜?皇帝们真的吃得很奢华吗?他们都 吃些什么呢?我想从荐新这个角度,再结合《膳底档》的记录,借“故 宫宴”三个字,来介绍一下紫禁城里的清代宫廷美食文化。 44年的工作和研究,我看的较多的史料是《御茶膳房》和《内务 府遗产》。这里有用于记录皇帝每日用膳情况的《膳底档》。《膳底档》 会将早膳和晚膳的食谱、厨师名单、用膳地点、膳桌摆设、使用餐具 以及皇帝是否有赐膳等都详细记载,不仅是皇帝在宫中的用膳情况, 在宫外时也同样记录。

什么是荐新呢?在我国古代当有新的收获物时人们并非自己先 用,而是先举行仪式祭拜、敬献神明和祖先,然后再自己享用,这就 叫作荐新礼。荐新在周代时已有了礼仪规定,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十分 重视荐新的礼仪,并逐渐将荐新发展成为每月一次的礼法仪式。每个 朝代都会根据时令蔬果和饮食习惯来决定自己的荐新食材。 明代洪武二年“重订时飨,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以中元,冬 以冬至,性岁除如旧”。一年四季要举行五次比较重大的祭飨荐新活动, 并每月由太常寺主持荐新,凡是荐新未献太庙者不得私献家庙。(明 史.志第二十七礼五)明确记载:

请代皇室源于东北满族,人关后尤其重视荐新礼仪。招载,荐断 太庙的程序仅次于祭天仪式。养新的物品每月更换,以时令鲜蔬水果 以及离国、猪、鹿、免,鱼等校月更换。荐新仪式前,皇帝要亲自承 专人到太庙告知井检查荐新牺牲和物品。

清代荐新物品与明代略有不同,(清史稿 .礼志四》的记载是:

清代荐新物品与明代相比,特点十分明显,一是对历代按照时令节 气将新鲜果蔬奉献于祖先和神灵一直遵循不逾,二是突出满族发祥地东 北物产,如正月的鲤鱼,是东北凿冰取鱼的传统:五月的藏菜又称万寿 菜,是长白山的特产;七月的野鸡即是东北的树鸡,被清代康熙、乾隆 两位皇帝称作飞龙的山珍美味。至于蘑菇、木耳、螺蝗鱼那更是地道的 东北货。知时节、吃食宜,遇到各种时令节日,宫廷也与民间一样享曼 节令风俗,享受节令食品。这些在《曙底档》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荐新反映出人们对祖先的崇敬,对大自然的感器,也演绎出许多吃 的礼仪。吃的文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我也希望通过(故宫宴)这本书能让大家更客观,多角度了解清代 宫廷饮食的文化,由饮食文化看真实的历史。

苑洪琪

2020年2月写于北京

开篇:满汉席

清代自康熙帝开始,每到年节都会举行朝廷大宴, 满人用满席,汉人用汉席,以满食为尊。后来随着满族 的达官权贵与汉族官员的交往越来越多,对汉族的饮食 文明和烹调风格耳灞目染,便有了“饮食服用,皆如华 人”的记载。康熙帝为了迎合更多人的需求,也为了维 护自己的统治,于康照十三年决定进行宫廷食制改革, 罢燔炙牲酒,即改变满族粗犷的饮食方式。康熙二二十二 年“宫中元且日,改满席为汉席”,使汉族菜肴的宴席 和满族菜看的宴席,第一次并列出现在这 一年的春节宴 会上。在当年的《大清会典》中记载,汉席和满席被一 起列入了朝廷的礼食制度。出席宴会的文武官员不再以 满人、汉人区分人席,而是统按官衔顶戴品级入席。 但是,满席的名字依然存在着,逐渐缩小了满汉两 族菜点的差异,此后就连满汉官员的相互宴请都是满汉 同席。

满汉席是清代宫廷规格最高、菜点品种最多的宴席, 由满点和汉菜两部分组成。满点田满洲饽饽,汉菜则指 以汉族传统风味为主的宫中菜肴。宴席中主、副食兼备, 满、汉风味齐全,以菜点种类多而著称。但是,文献记 载却从没有出现过“满汉全席”的说法。

清代中期,乾隆帝多次巡视江南,驻跸扬州天宁寺 行宫时,扬州的地方官员为了招待随皇上而来的随行官 员,在一条街上摆设了一百多道菜品的“满汉”宴席。 当时扬州买卖街是乾隆帝下扬州时随从官员的驻所。买 卖街前后的寺观皆为大厨房,以备六司百官饮食,满汉 菜点达到了一百一十多种,集山珍海味于一席。江苏的 李斗先生,把当时的这盛况记录在 了(扬州西舫录 》 中,并称之为“所谓满汉席也。”

“所谓满汉席也”的说法后来成为大型豪华宴席 之总称,菜点也在不断地增添与更新,成为中华美食之 缩影。由此可知,满汉席其实并非源于宫廷,而是源于 扬州,是江南的官场菜。

到了清代末期,满汉席日益奢侈豪华日风摩-时, 各地官员逐渐融合了当地的风味菜肴,形成了各具特色 的满汉席。满汉席没有全国统一的菜单。在不同时期、 不同地区、不同场合,其宴席规格、菜肴品种和菜肴数 量都有所不同。

清帝被逐出紫禁城后,内务府膳房的厨役被遣散 出宫,他们为了谋生,有一些人去酒楼饭庄重操旧业。 由于有些人对清代宫廷文化充满好奇心,以及夺富心理 的作用,从未在清代宫廷出现过的“满汉全席”便横空 出世了。

开篇:参加国宴是个“辛苦活儿”

在清代,较重要的宴飨就是元且(即春节)、冬至、 万寿三大节的太和殿宴会。

出席国宴,实为辛苦。清廷三大节中的元且(即春 节)、冬至都处在寒冷季节,穿戴厚重朝服,听口令站 起、叩头、坐下,反复多次,其实很劳累。若是坐在殿外, 不但寒气逼人,无法观看殿内舞蹈杂戏,还要随班行礼。 万寿节是皇帝的生日。

康熙帝生于顺治十一年三月 十八日,乾隆帝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两帝万寿 分别在春秋季,官员出席寿宴的季节还算清爽。光绪帝 是六月的生日,正是夏天。

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六日在 太和殿举行万寿宴会,时任吏部郎中的何刚德参加了万 寿宴会,他所著《春明梦录》说:“

赤日行天, 朝衣冠,盘膝坐,...汗流浃背;然却许从者在背后挥扇。 历时两点钟之久,行礼作乐,唱喜起,舞歌备极整肃。”

恽毓鼎《澄斋日记》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初八日记, 记录了他出席慈禧寿筵的情况:“雨稍止。 卯正二刻颐 和园仁寿殿筵宴。入座皆朝服。毓鼎改与庶子庆颐同桌。 光禄寺斟酒一巡,内务府斟奶茶-“ 巡,均系银碗。计:

其中所说的“国语名色食牡丹”,国语系 指满语,“色食牡丹” ,牡丹亦作穆丹,乃糖蓉糕之类 的点心。宴品的“或生或蛀”,是晚清政治腐败、官员 惰政的绝好例证。尽管慈禧庆寿,筹备充分,投资预算 不菲,但是光禄寺、内务府等衙门门皆是敷衍了事,以次 充好,乘机中饱私囊。从宴会的细节也能看出朝堂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