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食疗学

前 言

中医药膳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供食途径,起到养生保健、祛病防病作用的方法。从文字意义来看,药即药物(也可为治疗),膳即食物或饮食。 药膳,即传统医药与食品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既有食品作用又具有药品作用。历代被广泛用于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药膳历史悠久,自远古时期就有了"药食同源"的理论,《淮南子·修务训》记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 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而到西周时期,就出现了专职从事调理饮食的"食医"。 《周礼》记载,西周有医官叫"食医",主要掌理调配周天子的"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的滋味、温凉和分量,说明了食疗风在当时相当盛行。

而"药膳"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及前妻长子兴遇疾困笃,母恻隐自然,亲调药膳,恩情笃密",可见,药膳食疗是中医治病的一个重要手段。

药膳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秉承了独有的食治理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即明确了调配药膳的原则和实施方法, 认为饮食五味是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饮食五味化成水谷精微营养脏腑。随后历经数千年不断探索,总结了大量食疗、食养、食药的内容,涌现出《食疗本草》 《饮膳正要》等药膳专著,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医向来有"治未病"的理念,认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 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丹溪心法》)。 而作为食疗手段的药膳更是突出了这一思想,"若有疾患,且先祥食医之法。审其疾状,以食疗之,食疗未愈然后命药。贵不伤其脏腑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出于对自身健康的高度关注,对绿色食品和药物的焦点回归,出现了回归自然、偏爱自然疗法的群体趋向。 中医药膳食疗正顺应和推动这一潮流,已成为人们医疗、保健、康复的重要手段和普遍需求。但正如《太平圣惠方》所载"安身之本,必须于食;救病之道唯凭于药。 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人们对于药膳的作用和应用依然存在误区,社会当中普遍存在药膳的误用及滥用问题。

本书作为中国药膳研究会培训教材, 旨在指导从业者能够正确运用中医药基础知识,将适当的有药用功效的食品和适当的中药相配伍, 运用各种烹调技术制成具有一定色、香、味、形和特定功效的膳食并应用于日常的养生保健,对于健康观念的普及以及中医药膳事业的振兴大有裨益。

《药膳食疗学》编委会

2017年1月

目 录

第一章 中医药膳学概述

第一节 中医养生

第二节 中医药膳学发展简史及现代研究

第三节 中医药膳学基础理论

第四节 中医药膳的分类

第五节 中医药膳的应用范围

第六节 中医药膳的宜忌

第七节 中医药膳的应用原则

第八节 中医药膳的治法

第九节 中医药膳原材料的炮制

第二章 中医药膳中常用的中药材

第一节 补气类

第二节 养血类

第三节 养阴类

第四节温阳类

第五节 发散风寒类

第六节 疏散风热类

第七节 清热泻火类

第八节 清热解毒类

s

第九节 清热利湿类

第十节 利尿渗湿类

第十一节 清退虚热类

第十二节 清火泻下类

第十三节 润肠通便类

第十四节 清肝明目类

第十五节 平肝息风类

第十六节 养心安神类

第十七节 清热化痰类

第十八节 温化寒痰类

第十九节 止咳平喘类

第二十节 化湿类

第二十一节 行气类

第二十二节 温里类

第二十三节 消食类

第二十四节 祛风湿类

第二十五节 活血化瘀类

第二十六节 止血类

第二十七节 软坚散结类

第二十八节 固涩类

第三章 中医药膳常用食材

第一节 粮食类

第二节 蔬菜类

第三节 野菜类

第四节 食用菌类

第五节 果品类

第六节 干果类

第七节 禽肉类

第八节 畜肉类

第九节 奶蛋类

第十节 水产类

第十一节 调味品及其他佐料

第四章 中医药膳制作技术

第一节 药膳烹调特点及要求

第二节 药膳的配伍

第三节 药膳制作工艺

第五章 辨证施膳

第一节 辨脏腑施膳

第二节 辨体质施膳

第三节 辨四季施膳

六章 中医药膳食疗

第一节 内科常见病

第三节 妇科常见病

第四节 儿科常见病

第五节 五官科及其他常见病

第七章 中医药膳保健

第一节 中老年保健药膳

第二节 女性保健药膳

第三节 男性保健药膳